工业回升经济总体企稳
“前三季度,工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经济增速较今年上半年加快0.2个百分点。总体”在10月20日举行的企稳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回升总工程师赵志国说,工业今年以来,经济工业生产稳定增长,总体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企稳制造业新动能发展态势向好,回升工业经济总体企稳回升。工业
工业经济恢复向好,经济积极因素不断累积
“今年以来,总体我们不断稳固工业经济恢复发展势头。企稳前三季度,回升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基本保持稳定,制造业投资持续增长,7月份以来增速逐渐加快。”赵志国说,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7.2%,营业收入、利润均实现由负转正,企业效益加快恢复,其中中小企业发展成效显著。
中小企业经济运行多项关键指标回升向好,离不开助力中小微企业稳增长调结构强能力若干措施的政策扶持。今年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加强服务支撑,开展“一起益企”中小企业服务行动、中小企业服务月活动,并遴选公示首批30个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加强优质企业培育方面,累计培育1.2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0个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在强链补链中发挥重要作用。
看全国,多数省份工业经济稳定恢复。前三季度,28个省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个省份较上半年增速加快或降幅收窄。10个工业大省中8个省份增速较上半年加快。
分行业,前三季度,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7个行业增加值同比保持增长。“今年以来,聚焦规模大、带动性强的10个重点行业,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分别制定实施了2023—2024年稳增长工作方案,推动工业生产稳步增长。”赵志国说。
“前三季度,制造业投资持续增长,特别是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1.3%,连续36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工业出口降幅收窄。”赵志国说,9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回升到景气区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连续2个月环比上涨,企业效益逐月改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降幅连续6个月收窄,工业产品供需形势逐步改善,工业企业预期和信心逐步增强。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新动能新优势集聚增强
“今年以来,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新动能领域产品保持较高增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赵志国表示。
不断夯实支柱型产业底座,基础行业平稳增长——
装备制造业前三季度增加值同比增长6%,增速高于整体工业2个百分点,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9个百分点,特别是9月份,电气机械、化工、电子和汽车4个行业对整体工业增长贡献接近六成。
原材料制造业生产加快,前三季度增加值同比增长6.5%,增速较上半年加快1.3个百分点,其中化工、有色金属行业需求改善。
加快新产品新行业新业态培育,新兴产业动能强劲——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631.3万辆和627.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3.7%、37.5%,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汽车新车总销量的29.8%。
新材料产业进入蓬勃发展加速期,前9月总产值保持两位数增长,一批重大关键材料取得突破性进展,涌现出高温超导材料、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材料等一批前沿技术。
光伏产品、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实现高速增长,造船业三大指标继续全球领跑……“我们大力推动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前三季度,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速高于制造业投资5.1个百分点。”赵志国说,前三季度,太阳能电池、充电桩产量分别增长63.2%、34.2%。
数实融合释放创新应用活力动力
刚刚结束的杭州亚运会,8K超高清视频直播、VR观赛、透视巨幕和地面投影、场内外海量视频互动、360度回放等创新应用大放异彩,为全球观众呈现了一场沉浸式、多视角的视觉盛宴。
数字技术的广泛使用给传统产业的生产模式和生产形态带来了深刻改变,有效促进了数据全面循环和流通。“当前,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加快,智能工厂建设规模逐步扩大、水平提升,全国已建设近万家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赵志国表示,以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应用突破,已融入45个国民经济大类,赋能实体经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智能制造新场景、新方案、新模式,正为产业提质增效注入新动能。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不断增长,企业数量超过4400家,智能芯片、开发框架、通用大模型等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云算、智算、超算等协同发展,算力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东数西算等重大工程加快推进。截至目前,5G应用已融入我国67个国民经济大类,全国“5G+工业互联网”项目超过7000个,移动物联网终端累计达22.2亿户。
“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有力赋能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表示,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发展呈现出技术创新快、应用渗透强、国际竞争激烈等特点,正深刻改变制造业生产模式和经济形态,展现出强大的赋能效应。
“接下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持续开展2023年度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行动和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工作,坚持突出重点领域,大力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大力推动人工智能创新应用。”陶青说。
当前,工业经济虽面临需求不足等困难,但我国工业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稳固。赵志国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抓住当前经济恢复关键期和产业转型窗口期,在“扩大需求、增强动能、守住底线”上下更大功夫,全力以赴抓好工业稳增长工作。
记者 王 政 刘温馨 《 人民日报 》( 2023年10月21日 第 06 版)
(责任编辑:时尚)
-
当地时间1月9日,美国能源部发布了一份关于浓缩铀服务的投标申请书(RFP),旨在建立美国本土可靠的高纯度低浓铀(HALEU)供应链。并计划为HALEU等项目提供5亿美元的投资。在此之前一周,英国已表明 ...[详细]
-
1500MW!世界银行集团成员IFC拟与莫桑比克合作开发水电项目
日前,世界银行集团成员IFC与莫桑比克能矿部通过莫潘达˙库瓦水电项目执行办公室GMNK)宣布合作开发1500兆瓦水电项目和相关输电设施。该项目预计耗资45亿美元,包括一座大坝、一座电站和自太特项目现场 ...[详细]
-
美国多家电网运营商发出警告,今年夏天尤其是在高温用电高峰期,美国一些地区有可能因发电量满足不了需求而出现停电现象。美国《华尔街日报》8日报道,加利福尼亚州一家电网运营商6日预期,今夏电力供应将面临短缺 ...[详细]
-
当地时间1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欧洲国家在美国的压力下对俄罗斯实施制裁只会让自身经济遭受损害,欧洲对俄罗斯能源的制裁政策是“经济自杀”。俄罗斯总统 普京:出于内部的野心和美国霸权的压力,欧洲国家正 ...[详细]
-
当地时间自6月3日起,挪威决定暂停向英国出口天然气,此举导致欧洲天然气市场出现价格上扬的态势。据悉,截至6月3日中午12时,欧洲天然气价格已攀升11%,达到每兆瓦时约38.5欧元的水平。自6月3日上午 ...[详细]
-
马来西亚国家能源有限公司Tenaga Nasional Bhd,简称TNB)正在探索逐渐淘汰燃煤电厂的可行性,时间点设定在卡帕尔能源合资企业Kapar Energy Ventures,简称KEV)电力 ...[详细]
-
我国发电量全球占比30%,日本3.6%,那美国、印度、俄罗斯呢?
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能源,除了石油,天然气,电力也是能源之一。各个国家一直都在研究如何增加电量并开发新的发电技术。因为发电量是代表着一个国家经济活力。2021年全球各国的发电量都有所增长,其中亚 ...[详细]
-
当地时间4月20日,意大利国家统计局发布能源报告指出,意大利2022年2月能源赤字为72.63亿欧元,2021年同期赤字则为22.13亿欧元。该国能源赤字在一年中增长两倍多。能源赤字的增加导致意大利在 ...[详细]
-
乌克兰国家电力公司在其官方社交媒体账号上于4月23日发布声明,表明为应对当前电力短缺的严峻形势,该公司已在过去的两天内从多个欧洲国家紧急采购电力,并计划在未来对工商业企业用电高峰期采取限电措施。声明中 ...[详细]
-
在新加坡海事和港务局的协助和监督下,Ocean Network Express (ONE)与船东Nippon Yusen Kabushiki Kaisha合作,在新加坡的NYK Fuji号上成功完成了 ...[详细]